the indie ink
  • Home
  • Blog
  • Community
  • About
  • Contact

For the wandering Vegan, lost in Translation

9/17/2018

0 評論

 

In Tokyo, Ain Soph is highly recommended

圖片
After coming a few times to Tokyo and trying out different vegan places, we found Ain Soph journey one of the best.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fluffy pancakes.   
As a combination of Japanese fusion, you are likely to find anything of the western or oriental preference. Drinks of a variety from cleansing juice (for the kale lover), soda ice cream to wine are also fitting for any occasion.     
                                                                                                                        
圖片
It is a tiny diner located in Shinjuku, near Shinjuku-sanchome Station (新宿三丁目駅)
圖片
Ain Soph is seemly a Hebrew term in Jewish kabbalah, as pure infinity of the spiritual..being one unfamiliar with much Japanese, I sometimes find standard veg dining in Japan a big challenge. Yet, the experience was modern and chic, satisfying and refreshing.   
圖片
圖片
Location details : goo.gl/maps/ush8Bv3XMGfp8Knj6 
Website: ain-soph.jp/journey/ 
0 評論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6/22/2017

0 評論

 
​​ 昨日天陰,在落雨的古船鴨靈號上搖晃渡船。
這已經是最趨近於真實海盜船的情境了,舊式龍骨古木打造,沈船又再度被打撈起,歷經冒險與患難,據說鴨靈號The Duk Ling是最後一艘還在航行的Chinese Junk。雨滴落在上薄漆的古木甲板上,庶務老伯賣力順著雨逕拖乾甲板上的水,似乎深怕稀落的乘客在搖晃的船上滑倒骨折後,便得像漫漫遠洋海上罹患scurvy(壞血病)的水手一樣,咬牙隱忍肌肉痠痛等待過見陸後仰賴大夫上船治療 –我並無意指它船速很慢,事實上船速4-7.5 knots最適合雨中expedition。
圖片

   香港尖沙咀碼頭的陰雨天在進入傍晚後逐漸放晴,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像是被上帝從天而來的畫筆洗淨了一番。解說員述說著過往某年的颱風中,停在港邊的鴨靈號被風浪打沉,沒入海底,隔年一個商人斥資千萬港幣從被海底將它打撈上來,將沾滿貝類生物卻尚未腐壞的船身重新翻修。
  人說香港是一個充滿商業氛圍的海港,然這樣的環境下,數十載的國際貿易歷史中,藝術品與珍奇卻得以因交易而倖存。​藝術不怕銅臭只怕慧眼不視英雄而使其disperse amongst barbarians。
    位於中環碼頭的pier 8的香港海事博物館就是愛海洋藝術者慷慨割愛的真實見證處 !
館內展品不乏各國人士私人收藏之捐贈與租借品,世界各地愛好者願意割愛於投入香港社會海洋文化教育,實則讓人澎湃,值得海島台灣多學習。
  
圖片
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幾乎是每艘船甫入港,最先映入視野的建築,然而鮮少人會注意到它,因目光總為它身後巨型的香港摩天輪給搶去了。沿著碼頭岸走上一把迴旋梯,博物館的入口就位於第二樓層的位置,以空橋與Star Ferry Pier緊連相繫。 除常設性近海沙船與遠洋福船模型工藝細緻,館內的珍藏品中特殊船型有15世紀的韓國朝鮮龜船、及日本奈良時期及前平安時期的遣唐船。
圖片
​​​遣唐船在中日外交史上是一個關鍵要角,當時唐朝為亞洲海上霸主,接受諸方朝貢,日本是重要朝貢國常派大使赴唐,也派留學生至唐「取經」,船的造型頭尾尖翹,像是象徵當時日本外交風格,溫儒風度中帶有的不可一世之勢。雖熱愛海洋畫,尤其17世紀19世紀那種氣勢軒昂一類,然香港海事博物館最深讓人傾心的是這幅澳門畫家甘長齡的 A Grey Day in the Harbour, Hong Kong。畫中1950年代香港海港多種類型的船隻,拖網漁船(Fishing trawler)、典型中國帆船與西洋蒸汽船深刻刻畫出香港當時身為國際貿易興盛的港埠。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仍可以看見一般鄉人的海上活動,靈動活潑。
圖片
​而香港的陰雨天氣所給人的深刻印象也使得畫作氛圍讓人感到深歷其境。身為中國與歐洲重要的貿易要埠,及自由貿易區的歷史背景,香港成為海上貿易文件收藏的寶庫。在海軍相關的歷史文物中,可見殖民的歷史與不同政權的轉移的經歷。
圖片
圖片
<珍貴的 grandmama's photo scrapbook等級- 香港海軍中的女性前輩照> 

美不勝收的歐洲海洋畫就不需我再多著墨,如果文字的描述真能取代或超越肉眼的五官知覺,油畫的視覺感顯失色成黑白monochrome了。

不說珍藏。
  香港海事博物館的空間設計也讓人鍾心,二樓展區的落地玻璃觀景台像是一個小甲板,坐在甲板木板長凳上看著奢華渡輪、遊艇與昨日搭乘的鴨靈號相間航行,瞬間領悟到某種時空交錯的不協調美感就是香港海港的魅力,這是它的閱歷、它的臉譜、它始終如一的個性; 在落地窗與畫布間,我又看到甘長齡,我彷彿成了他畫中漁船上的那只小魚夫,瞬間發現大海所內涵的如此豐富的人類歷史,雖人類如此渺小,卻能在此三維空間看到過往與現代共存的四維空間,不是一種奇蹟,是什麼? 維多利亞港來去的船隻,上面載滿了遊客,調皮地想像著乘載如擠沙丁魚般數量的遊客的高級渡輪,在別的時空背景下也許是滿載的逃難船,不禁油生趣味。如,我的遊記是一篇入寶山記,然,在上帝眼裡寶山卻只是滄海一粟。
於是,下錨結論:
                                                             香港海事博物館
                                                                                                 – a gem on the pier <April,2017>
0 評論

The little diner in Kanazawa

6/12/2017

0 評論

 

​金澤小食堂

金澤市被俗稱為文藝小眾的愛地,的確比起熱鬧東京與大阪,一下飛機便有一種
寧靜卻又豐沛的氣氛。據說在1583年豐臣秀吉當政下,武將前田利家進駐金澤城,
靠著生產米起家的前田家族,便極力利用家族族產投資於發展金澤的文化與教育,
這包含了發展與推廣傳統日本藝術與文藝活動,包括金箔工藝、加賀絲染,茶道文化
以及細緻的加賀料理(如 Kaga-ryori  治布煮)與日本菓子,直至今日前田家族所畫的心血
仍深植於金澤的豐沛文藝與傳統中,即便錯過明治維新時期的工業革命導致現代化發
展較緩於東京與大阪等地,然而這座古城散發的不朽文化素養,啟發的現代藝術氛圍
是其他日本古城所不能及的。這座城市也於2009年成為UNESCO 日本民俗工藝與手
工藝之城。
​
想體驗道地踏實的日本生活,便於這趟旅程中選擇路邊小食堂用餐。其中,我們愛上了一間食堂,這間位於兼六園大門山腳下,兼六園下交番派出所斜對面的小食堂「お食事処尾張屋」。這間「お食事処尾張屋」風格溫馨小巧,我們一走進去便有家個壁飯館子的感覺,也有諸多日本家庭來此食堂用餐,食堂座椅有桌椅區也有席座區,店雖小然空間寬敞。餐點菜色主要為加賀蔬菜定食及日本拉麵與涼食蕎麥麵。Fan 吃素,在日本很難找到吃的,因日本吃素者仍吃魚,且醬料多有魚露,然而這間食堂讓我們備感溫馨雖語言不通,老闆仍耐心溝通用心幫我們準備水煮蕎麥麵,還問我們口味可以嗎。
​

圖片
圖片

​​
​














加賀蔬菜定食家常作法感覺清新爽口,非常符合台灣人的胃口。
​​​
想起「黑心居酒屋」裡的嚼思: 季節和回憶的確是連在一起,每次看到當令的東西,人們就會陷入回憶裡。不同季節的加賀蔬菜也許給人的就是這種感覺。我們這趟造訪了兩次,第一次約略是中午一點過後來用餐,冬日午後除了另一桌客人用餐完泡著一壺熱茶聊天不久離去,食堂極為靜謐,
在寒冷的金澤冬日,這個小食堂成了我們溫暖的避難所,也是我們在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的日本,如家般補充愛的食飲濟站。



0 評論

    Topics 

    全部
    Culture And Lifesyle
    Movies
    Proses
    Travel And Culture

    RSS 訂閱

    blog counter
    visitors

    封存檔

    八月 2019
    一月 2019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十月 2017
    六月 2017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Home
  • Blog
  • Community
  • About
  • Contact